首頁>城市生活 >
“硬核”筑夢!3D動畫演示中國空間站建造歷程 2022-11-04 16:06:3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日9時32分,空間站夢天實驗艙順利完成轉位。夢天實驗艙轉位完成標志著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

從空間站的首艙


(資料圖)

——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入軌

到如今夢天實驗艙成功轉位

這期間空間站的構型經歷了多次變化

空間站是怎樣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呢?

動畫演示帶你梳理↓

點擊看視頻

2021年4月29日,中國空間站的首艙,也就是天和核心艙發(fā)射升空,核心艙里配置的環(huán)控生保系統(tǒng),讓它具備了和地面一樣的空氣、溫度等生存環(huán)境,所攜帶的實驗機柜也讓核心艙具備了開展科學實驗的基本條件。

有了實驗室的場所,還得有物資保障。去年5月,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發(fā)射并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帶去了航天員進入空間站所需要的吃穿用度。

屋子和物資都有了,就可以有人上太空工作了。去年6月17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搭乘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進駐天和核心艙。作為空間站建設階段的首個飛行乘組,他們開始了太空家園的建設。三名航天員在核心艙內搞裝修、拆包裹、裝WIFI,還到艙外安裝了工具、設備、驗證了艙外服和機械臂的性能。

太空駐留三個月,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完成任務后,搭乘去太空時乘坐的神舟十二號飛船的返回艙,返回了地面。幾天后,又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三號發(fā)射升空,并與核心艙對接。這一次,天舟三號帶去的,是為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的太空工作、生活準備的物資。

物資備好后,去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帶著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與核心艙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繼續(xù)建設我們的太空家園。這一次,航天員在軌駐留時間更長,達到6個月。

今年3月27日,用盡了所攜帶的物資、并完成了各項試驗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撤離空間站。4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也完成了任務,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返回地面。至此,有關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技術已得到全面驗證。

今年5月10日,“太空快遞”再次出發(fā),天舟四號貨運飛船發(fā)射升空,并與核心艙對接。這也開啟了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大幕。

一個多月后的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搭載著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來到太空,飛船與核心艙從徑向成功對接,“最繁忙”乘組來到我們的太空家園。之所以說神舟十四號乘組是“最繁忙”乘組,是因為接下來空間站的變形要進入到加速度了。

7月17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完成任務,撤離空間站。7月24日,中國空間站第二大艙段——問天實驗艙發(fā)射,第二天,與核心艙成功對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首次從天和核心艙進入了問天實驗艙。問天艙的加入,讓我們的太空實驗室空間更大、實驗機柜更多,艙外的機械臂也由一個增加到一大一小兩個機械臂。

一個多月前,問天實驗艙從核心艙的前向對接口轉位至側向停泊口,中國空間站由一字型轉為“L”構型在軌飛行,等待空間站第三艙——夢天實驗艙的到來。

就在幾天前,中國空間站的第三個大型艙段——夢天實驗艙成功發(fā)射升空,并與核心艙前向對接口對接,今天也成功轉位。我們的太空家園變成了“三居室”,不僅空間變得更大,可以開展的實驗項目也更多,之前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而夢天實驗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至此,中國空間站在經歷十多次變形后,就形成三艙“T”字構型組合體,這也是未來中國空間站的基本構型。

關鍵詞: 中國空間站 載人飛船 一個多月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