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換”,還是“不換”
記得一位中學數(shù)學老師跟我們講過一個答題技巧,如果是三個選項的單選題,你連題都看不懂,這時,你先隨便選一個(比如選A),繼續(xù)答題,題目全部答完后回頭再看這道題,如果在其他題目的暗示下,發(fā)現(xiàn)B、C中一個選項是錯的(比如B),那么,在排除B的同時,你還應該把答案從原來選的A,改成剩下的那個C。因為此時,“改成C”答對的概率高于“堅持選A”。
老師簡單地解釋了原因,但我沒聽懂,只是對結論印象深刻。
很多年后,我在一本講概率的書上看到了這個說法的原型“三門問題”,一個經典的概率問題。
估計很多讀者都知道了,所以簡要地復述一下:
這是一個競猜的電視節(jié)目,臺上有三扇關著的門,其中兩扇門后是羊,一扇門后是車,你可以選其中任何一扇,如果是車,就歸你了。
于是,你隨便選了一扇(假設是A)。
按規(guī)則,主持人知道哪扇門后面有車,打開了其中一扇背后是羊的門(假設是B),并給你一個機會,你可換一扇門,也可以不換。
你的選擇是“換”還是“不換”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讀者應該都知道了,直覺判斷“換”與“不換”的概率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你應該換,換了后得到車的概率更高。
三門問題的標準解釋是這樣的:因為有兩只羊,一臺車,所以你一開始選中羊的概率是2/3,選中車的概率是1/3。主持人打開一扇門后,如果你換的話,你之前選的是羊,必然會變成車,之前選的是車,必然變成了羊,概率就完全互換了。變成“2/3的概率選中車,1/3的概率選中羊”。
如果文字還是不好理解,用圖會清楚一些:
說到這兒,很多讀者就算理解了,也不知道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它太違背直覺了。這也是概率的最大特點——它可以被計算,但是你很難感受。
2你選二扇門,還是一扇門?
為了讓大家感受這個換的過程,概率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我對題目做了幾次改變。
題目1:首先,我把題目稍稍改一改,你先選了一個門,主持人跟你說,他拿剩下的兩個門跟你換(任意一個有車,就歸你),你換不換?
當然換!選兩個門的概率是2/3,一個門的概率是1/3。
題目2:接下來,我第二次改題目,你先選了一個門,主持人打開了一扇有羊的門,跟你說,他拿這兩個門跟你換,你換不換?
答案仍然是換,題目2=題目1,主持人打開那扇門,并不改變題目設定。
題目3:最后,關鍵的一步來了,你先選了一個門,主持人打開了一扇有羊的門,跟你說,他拿剩下的沒開的門跟你換,你換不換?
答案仍然是換,題目3=題目2,換兩扇門(一扇開一扇關)和換一扇門(一扇關),實際上是一樣的。
而改了三次的題目3,不就是原題嗎?
這么一改,“三門問題”就開始接近我們的直覺與常識:
常識一:兩張彩票的中獎概率是一張彩票的兩倍
常識二,一個高考班,把沒希望考上的差生去掉不給考,錄取率就提高了
所以“三門問題”的結果之所以難以令人接受,是因為主持人打開一扇門的行為,把一部分“可能事件”變成了“既定事實”。
3概率是如何被改變的?
概率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說,某人說自己上班遲到的概率是10%,如果路上遇到堵車,遲到的概率反而會下降5%。
這聽起來不符合直覺,但10%是“一個月內遲到的天數(shù)/上班的天數(shù)”,5%是“一個月內因為堵車而遲到的天數(shù)/上班堵車的天數(shù)”,很可能是因為,堵車是有規(guī)律的,這個人一旦預感要堵車,就會早一點出發(fā)。
判斷概率需要你仔細審視條件的細微變化,特別是“敘述干擾”。
再來一個經典的例子:你在同事的桌上看到一個女孩子照片,你也知道你的同事有兩個孩子,你也確認,這就是他的女兒。
那么請問:她另一個孩子是女兒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當然是1/2。因為不是女孩,就是男孩(不考慮性別比例不等的問題)。
但如果我問你,兩個都是女兒的概率是多少,還是1/2嗎?
答案應該是1/3。
解題過程是這樣的:先不考慮你看到女孩照片的事實,有兩個孩子,概率分布如下:
都是男孩的概率:1/4;
都是女孩的概率:1/4;
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的概率:2/4。
但女孩照片的事實排除了“都是男孩”的可能,那么概率分布就變成:
都是女孩兒的概率:1/3(1/4÷3/4);
一個男孩一個女孩的概率:2/3(2/4÷3/4)。
你可能有一點疑惑,“另外一個是女孩”跟“兩個都是女孩”,這不是一回事嗎?為什么概率會不一樣呢?
前者問的是兩個人的概率,而后者問的是一個人的概率,這就是“敘述干擾”?!爸鞒秩恕焙汀靶∨⒌恼掌钡某霈F(xiàn),都改變了概率計算的條件。
三門問題的另一個難點是,要不要跟著主持人的行為,改變自己的選擇,這個問題可以用大家熟悉的“田忌賽馬”去類比。
如果兩個人同時出馬,對方的選擇不會影響你的選擇,你不管出上馬,中馬,下馬,最終贏的概率都是一半對一半;但如果對方先出馬,你后出馬,就可以用跟隨策略,對方出下馬你出中馬,對方出中馬你出上馬,對方出上馬你出下馬。
只不過,田忌賽馬是一個100%確定的概率,三盤可以穩(wěn)贏兩盤。而三門問題只是將1/3的概率提升到2/3,因此不容易理解。
我猜,即使舉了這么多例子,很多人還是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概率不光是數(shù)學計算,也是一種天生的直覺,想不通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找三張牌當門,找一個人當主持人,兩人每局押10元,得到車,拿20元,得到羊,虧10元。多玩幾局,你就明白,“不換”必然慘敗。
花了那么多篇幅,生活中又沒有羊與車的游戲,“三門問題”的意義何在呢?
4先選后換,當換則換
回到開頭的數(shù)學老師的方法,很明顯是從三門問題中演變出來的。只是,“三門問題”有嚴格的約束條件,主持人明確知道哪一扇門有車,并且要幫你排除掉一扇門,才能導致“換”勝出的概率比“不換”高了一倍。
而在做選擇題時,你(相當于主持人)并不確定B一定是錯的,因此不可能把“換”的概率提高一倍,但只要B錯的可能性更高,“換”到正確答案的概率就一定能提高,B錯誤的可能性越高,“換”這個策略,正確的概率也就越高。
這就是三門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雖然生活中遇到的情景,約束條件不那么嚴格,“換”勝出的概率比“不換”可能也就是高了10%,但很多選擇都是可重復的,高10%的概率,對生活的改變最終差別可能是10倍以上,而某些關鍵的選擇,就是0和1的區(qū)別了。
如何用“三門問題”的思路幫助你重新選擇職業(yè)?
假如世界上有一種職業(yè)最適合你,但你并不知道是哪一個,在工作之初,你只能大概選一個,有了更多工作經驗,能夠排除明顯不適合自己的選項后,你再更換自己的職業(yè)——盡管你仍然不知道它是否適合你,這仍然能提高你獲得滿意職業(yè)的概率。
這就是“換職業(yè)”的策略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條件1:一開始你對各個選項并不了解,所以概率都差不多
條件2:你有了經驗后,能夠排除很多完全不適合你的工作
還有一些條件如果具備的話,“換”的結果更好,比如:你對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很不滿意,你覺得并沒有遇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跟“三門問題”有一點不同,這里的“主持人”變成了你自己——其實是有經驗后的自己。
這樣,三門思維就可以總結成一個“先選后換”的策略:
1、一件事有多個難以判斷的選項,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2、挑一個方法先執(zhí)行起來;
3、在做的時候,隨著你對事情有了更深的認知時,可以去掉一些明顯不靠譜的選項;
4、再在剩下相對比較靠譜的方法中,選擇一個,更換方法——除非你覺得現(xiàn)在用的方法特別好,不需要換了。
比如戀愛策略,初戀感受很好,但從概率上說,靠譜程度常常不如有了經驗之后再換的那一個。
當然,這個方法還要考慮更換成本的問題,如果你事先知道大概率要換方法,那么前期的投入成本就要控制。
所以,換的時機選擇也很重要,太早,無法排除足夠的選項,太晚,換的成本又太高了。
“先選再換”的策略還可以進一步簡化為一種思路,我稱之為“疑錯從有”。
5疑錯從有,當改則改
所謂“疑錯從有”,當事件做了一部分,你發(fā)現(xiàn)之前有可能做錯了(當然也有可能沒有錯),現(xiàn)有條件也無法判斷是否有錯,那么,“改”大概率比“不改”好。
雖然沒有主持人幫你去掉一個錯誤選項,但隱含的意思是,隨著你對事物認識的深刻,你已經在自動屏蔽一些錯誤的答案——這才是你覺得自己之前有可能是錯的真正原因。
這個策略在投資股票中常常遇到,你在幾支自選股中選擇一支買入一段時間后,隨著對公司認識的加深(注意,一定不能是因為股票跌了,所以你懷疑買錯了),你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決策有可能是錯的(注意是有可能),這個時候你是會選擇換股?還是堅持不換股呢?
我之前一直認為“換”還是“不換”,無法判斷,除非我能證明自己確實錯了,但在看了“三門問題”之后,我忽然意識到,“換股”也許是一個更好的策略。
于是我自己做過一個回測,對過往決策中曾經有過類似懷疑的股票,做一個換與不換的對比測試,結果也證實,換比不換好。
雖然只是好一點點,但一個職業(yè)投資者跟普通投資者可能就是勝率51%和50%的區(qū)別。一個頂級基金經理,他的勝率可能也就是55%。所以,勝率上任何穩(wěn)定提升的方法,哪怕只有0.5個點,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算是我從一個業(yè)余投資者到一個職業(yè)投資者的轉變之一,那就是“疑錯從有”,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有可能錯了之后,就要把它當成錯的去改。
遺憾的是,大部分人的習慣都是“不換”,這里有一個“后悔效應”在作祟。
6后悔效應
在“三門問題”中,很多人本能地覺得換不換的概率都一樣,然后就選擇了“不換”,問題在于,既然都一樣,為啥你不選擇“換”呢?
這是因為,如果“不換”,結果沒抽中車,你不會后悔,只會覺得自己運氣不好;但如果“換”,結果換丟了車,你一定萬分后悔,真是“閑得蛋疼多此一舉沒事找抽天生命賤”。
因為主動改變而犯下大錯,這類事產生的“后悔”情緒,會對我們日后產生深刻的影響,導致大多數(shù)人在權衡利弊時,都會不自覺的考慮自己是否會后悔,這被心理學家總結為“后悔效應”。
為了避免后悔,人們不愿改變,明知有問題,而寧愿非理性地延續(xù)目前的狀態(tài),包括:不敢離婚、不敢辭職,不敢改變環(huán)境、不愿改變工作方法、更傾向于目前正在進行的治療手段……
其實,人生很多重大的選擇都會至少給你“重來一次”的機會,但在考慮到“是否會后悔”后,你卻總是在猶豫中選擇維持現(xiàn)狀。
(給你十秒鐘,為你錯過的機會默哀)
7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三門問題”的思維模型
1、“三門問題”背后的兩個常識:
常識一:兩張彩票的中獎概率是一張彩票的兩倍
常識二:一個高考班,把沒希望考上的差生去掉,錄取率就提高了
2、“先選后換”的策略:
首先、一件事有多個難以判斷的選項,還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其次、挑一個方法先執(zhí)行起來;
再次、在做的時候,隨著你對事情有了更深的認知時,可以去掉一些明顯不靠譜的選項;
最后、再在剩下相對比較靠譜的方法中,選擇一個,更換方法——除非你覺得現(xiàn)在用的方法特別好,不需要換了。
3、“疑錯從有”原則:
當事件做了一部分,你發(fā)現(xiàn)之前有可能做錯了(當然也有可能沒有錯),現(xiàn)有條件也無法判斷是否有錯,那么,“改”大概率比“不改”好。
4、不換的另一個原因:后悔效應
因為主動改變而犯下大錯,這類事產生的“后悔”情緒,會對我們日后產生深刻的影響,導致大多數(shù)人在權衡利弊時,都會不自覺地考慮自己日后是否會后悔,這讓我們一次又一次錯過了改正的機會。
最后總結成一句話:覺得要改變的時候,就是“改變”的最佳時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作者:人神共奮,36氪經授權發(fā)布。
- 濕地之美|廣州海珠濕地
- (熱點觀察 漫評)美國對歐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動態(tài)丨德媒文章:政治極化愈演愈烈,美國民主面臨墮落
- 每日觀察!海河觀津丨百萬候鳥來“息”,它們?yōu)楹纹珢郾贝蟾郏?/a>
- 焦點!一起來拍中國空間站!
- 焦點播報: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詳情公布
- 天天快看點丨遼寧匯聚高校校友資源 引青年人才在遼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 每日熱文:夢天成功發(fā)射!天空飄來一個字:6
- 環(huán)球最資訊丨長圖丨“院士天團”做優(yōu)“湖南飯”,該是什么味?
- 常益懷等5市州明早有大霧 出行請注意安全
- 環(huán)球動態(tài):11月全省溫高干旱持續(xù)發(fā)展
- 【全球獨家】10月制造業(yè)PMI為49.2% 建筑業(yè)景氣水平較高
- 環(huán)球今日訊!亞馬遜營業(yè)利潤率下降至2% 國內頭部電商或進一步搶占海外市場
- 國家藥監(jiān)局:促進彩色隱形眼鏡生產經營企業(yè)規(guī)范化發(fā)展
- 即時焦點:智慧芽升級科創(chuàng)力評估平臺 累計上線12條產業(yè)技術鏈
- 【世界熱聞】內蒙古啟動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評選
- 環(huán)球觀焦點:內蒙古:這5項職業(yè)資格考試暫停
- 全球熱門:飛天圓夢|靜待夢天,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收官在即
- 飛天圓夢|“夢天”已就位!楊利偉動情講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對標保時捷Taycan?大眾中國功勛蘇偉銘親自下場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