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36氪經授權發(fā)布。
這個想法太理論了?
別給我說這些,我要具體方案。
開會時,常常聽到別人頭破血流的吵鬧聲中冒出這句話,偶爾我也會思考,當人們說這種話時在表達什么呢?具體有兩個因素:
1)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太大,2)假設性條件太多
第一種,我想做份social營銷方案,在創(chuàng)意方面需要天馬行空,結合實際卻發(fā)現(xiàn)無法落地,這直接導致思考變得理想化。
第二種,我把它也成為「顱內戰(zhàn)」,假如我們這樣執(zhí)行會不會帶來更多用戶增長;假如這份項目調研沒問題結果會不會差。
說直接點“我不能確定這樣有無效果”,因此才需要拿出更多假設進行商討;兩者其實都是一種猜想,表面來說都比較片面,并不能幫我們建立正確的「執(zhí)行方案」。
我也會聽到“開會不要跟我講理論,告訴我具體怎么做之類的話”,這樣真的就一定對嗎?不是的。
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理論”的推演,一件事執(zhí)行后的效果差距很大;原因是大部分人知識的來源都是自我總結并不能作為有效依據(jù),最后就要不斷的復盤對齊。
這些種種矛盾形成的根源具體是什么呢?我把它稱之為基石假設(Cornerstone hypothesis)。
進一步而言,如果我們找不到行動背后的「大前提」,所有的討論都是表面現(xiàn)象的主觀自洽,最終影響決策;因此提取“理論知識”就顯得非常重要的。
理論知識與進化過程
若直接問我什么是理論,我也不知道如何精準回答;于是我查閱大量學術資料找出具體解釋,從廣義方面來說它從三種角度出發(fā):1)知性,2)理性,3)邏輯
怎么理解三者的關系?
眾所周知,在高中二學期時同學們都會經歷文理科分班,許多人由于物理、化學、生物課程難度較大而選擇“文科”;同樣有人不喜歡歷史、地理等科目而選擇“理科”,它們分別代表“知性和理性”。
知性角度出發(fā),學習生涯中會接受大量形式邏輯的訓練,如因果關系論中的“因為所以”,假設關系的“如果,就”;相對關系的“不是,而是”,諸如此類。
理性角度出發(fā),物理學中常用質點運動公式,如,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公式),有用推論Vt2-Vo2=2as;壓強:P=F/S等,不一而論。
但兩者學習從來都不是冰冷獨立狀,單一理科的符號無知性的文科支撐就很難理解,單一文科內容無理性元素支撐就缺少文學之美;因此兩者交叉是學習必不可失元素。
那如何有些結合呢?離不開關鍵要素“邏輯推理”。
人類通過某個概念判斷,結合思維推理,運用論題依據(jù)、數(shù)學公式等方式最后推導出“萬物基本規(guī)律”以支撐在現(xiàn)實中使用,來提升各領域學科方面的效率,從而普世化讓大眾可接受。
因此,理論是基礎規(guī)律,是「理」和「論」的組成;它主要分為兩大類別:
1)學說理論,2)科學理論
第一方面,人類對自然社會現(xiàn)象按照已有的實證知識,經驗,法則和認知經過驗證的假說,經由一般化與演繹推理的方法,進行合乎邏輯的推論性總結,偏向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
第二方面,驗證過對某科學領域所作的系統(tǒng)解釋的知識體系,由系列性的概念,判斷和推理組成,基于實戰(zhàn)經驗的基礎上經過思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學說體系,偏向歸納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
可看出,兩者唯一不同是“基石”和“推理”的方式,學說理論更偏向思辨,科學理論更偏向理性的數(shù)據(jù)。
相通點是把經驗規(guī)律一一檢驗之后形成的知識,并不是胡亂猜想的假設,是動態(tài)并具備抽象和普適性的規(guī)律,除技術外,人們在生活中多半用的是“學說理論”。
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出發(fā),多倫多大學人類發(fā)展與應用心理學的國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E.Stanovich)把它總結為:
一組相互聯(lián)系的概念與命題,它通過對變量之間的系統(tǒng),來闡述、解釋、并對未來做出預測”。
因此,日常所看到大量別人的思考多半稱不上為理論,充其量是一小部分經驗而已,并非批量驗證的規(guī)律僅是單人的思考罷了。
兩者理論怎么進化的呢?
在科學研究中把它拆分為:從個別或特別的知識中剝離出的定律或定理,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演繹出“各種有關假設”。
即從一般的知識出發(fā),對特殊和個別現(xiàn)象做推論,以進一步的事實驗證這些假設,從而進入更高一級水平。(注:科學理論)
這里有則重要概念為「定律」,多數(shù)人會把它和「定理」難以區(qū)分,具體什么意思呢?
前者屬于一種感性模型,屬于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應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fā)展變化的客觀規(guī)律的判斷而已,通常用它描述特定的情況或特定尺度下的現(xiàn)實世界,但它可能會失效或不準確。
比如說,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描述宇宙中所有的狀況,也沒沒有一種理論是完全正確,如人們常說的“真香定律,期望定律,歐姆定律,因果定律”等。
后者屬于已經證明具有正確性,可以作為原則或者規(guī)律的命題甚至公式;它從真命題(公理或其他被證明的定理)出發(fā),經受邏輯限制的推導,證明為正確的結論,即下一個真命題。
比如說,幾何定律,多面體歐拉定律,圓冪定律;這些可用在算法,人工智能,物理化學中來推動科技的進步。
綜合上述會比較枯燥對不對,這么多有關理論知識的解析與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
不論是學說理論或科學理論,都基于大量經驗的驗證最后得的可行性,屬于「客觀規(guī)律」,并非某個獨立觀點的存在,而是某個現(xiàn)象和結論相閉環(huán)的“組合套件”。
通俗一些,這就像氣象臺預測明天有大風,當數(shù)據(jù)預測系統(tǒng)發(fā)出的報道和最后現(xiàn)實結論發(fā)生矛盾時。
專家會嘗試構建一個更好的理論來完成“新現(xiàn)象”的解釋,因此會發(fā)現(xiàn)理論中存在“適用邊界”,這是查理·芒格說過非常有名的一句話。
適用邊界的誤導性
什么是“適用邊界”?當你無法知道別人的經驗(觀點,概念)在什么情況下失效時,這個知識對你來說是無效的。
換言之,你吸收的經驗(認知)都不是絕對正確有用的,它只在某種特定場合和條件下適用。
簡單舉幾個例子:
中國有很多俗語,如「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意思是遇到困難不應半途而廢,不因困難而畏懼不前,最后一定會獲得成功,對不對?
但同時還有另外一句叫「苦海無涯回頭是岸」,什么意思?塵世間如同苦海無邊無際,只有悟道才能獲得超脫;還有很多,英雄出少年,大氣晚成;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每句話的適用都有一定邊界和對應場合,若把這兩者放在同樣場景中相信你的內心就會瞬間崩塌,都是理論(知識)為什么突然失靈呢?
上述理論的進化中提到,所有的理論形成都是從一般知識出發(fā),對特殊現(xiàn)象推論,以進一步事實完成假設。
因此完善的理論形成有三個維度:1)基礎概念,2)聯(lián)系這些概念的判斷原理,3)推演的邏輯結論。(注釋:科學理論結構)
換言之,“英雄出少年”這句話首先是某個年輕人因做成某件事而形成的標簽,最后得出的結論。
如同你打開手機,眼前看到大部分人發(fā)表的觀點都是有個基礎概念,進而結合自己的思考(處境,經歷)最終形成「想法」。
再比如:你問別人做短視頻先起草文案還是先拍?你會得到很多不同答案,類似有說要先買個支架,有說先報個課程,諸如此類。
這就導致,多數(shù)時候我們會通過自媒體平臺采納很多理論(經驗,思考);也會基于工作的個人經驗,利用自媒體平臺的便捷輸出一些思考發(fā)表。
若不能說清楚“論點,論證,結論”三者,那看似有道理的觀點無法驗證,其實幫助不大還有可能影響到自己;所以我們要回避沒有「大前提,小前提」的結論思考,避免讓自己只陷入觀點中。
如同,我說讀書不在多而在精,要帶著問題去閱讀,每年設定100本的閱讀KPI是不對;明天我又說讀書不記錄等于白讀,應該邊多邊記吸收更好。
前者用在“那些以數(shù)字驅動讀書的人身上,后者用在用心學習的人身上”。
你看,這兩句話明顯基于的大前提,場景都不同,僅從觀點上學習有什么用呢?它只會讓你誤導。
可問題的本身是:生活中不會讓我們不會覺察到「理論或某個經驗的適用邊界」,大腦習慣按照已有的預測編碼優(yōu)先處理「愛聽的觀點」來匹配已有的認知。
舉個例子:
“復利思維”多數(shù)人知道它的定義,“使得事物按照一定的指數(shù)不斷反復增強的思維模式”;簡單而言,重復和反復做一件事,通過結果的再次累積形成同方向遞進,把時間拉長猶如滾雪球一樣倍增。
巴菲特很早就知道此概念,并找到復用的場景「股票投資」才擁有現(xiàn)在的收獲;若你不知道它的概念從哪里受到的啟發(fā),在哪里能夠適用,以及他基于什么根據(jù)形成的復利;最終就無法“使用”。
因此,當足夠了解某個觀點背后形成的邏輯時,才能夠準確將別人的觀點用在自己身上;否則它僅是「正確的廢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拿一個淺薄而正確的理論(知識點,觀點)用在錯誤的地方還想著要結果,難道不是南轅北轍。
總而言之,一方面經驗不等于理論,兩者中間相差多種經驗的反復驗證;另一方面理論是有邊界的,它不過是種猜想和假設,人們習慣圍繞固有「基礎概念」做出延展,然后再自洽的完成邏輯回答。
所以我說,很多時候學習理論(經驗)要掌握背后某個人輸出此經驗的閉環(huán)邏輯(大前提,小前提)是什么,避免陷入表面觀點中。
用這套方法論也可以拆分某個人知識或理論的形成,如樊登讀書的火爆僅是愛講書造成的嗎?我為什么堅持做長內容?仔細深挖發(fā)現(xiàn)某個最后觀點出現(xiàn)都有“重要的支撐”。
這也是挖掘別人思考的「基礎概念」的過程,我也稱之為“別人的思考根本根基”,“第一性原理”,所以別人的結論與隱含假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基于什么。
依照別人第一思考做根本
該概念來源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學觀點:“每個系統(tǒng)中存在一個基本的命題,它不能被違背和刪除。
第一性原理被炒的很火的主要得益“鋼鐵俠”埃隆·馬斯克;他經常說:通過第一性原理,我把事情升華到最根本的真理,然后從核心處開始推理。
如幾十年前傳統(tǒng)鋰電池價格居高不下,這很大程度影響特斯拉電動車大眾化之路。
于是他從倫敦交易所購買電池組所需的碳、鎳、鋁等原材料,再有特斯拉建廠制造,最后投入生產價格下架30%,他從事的航天、能源、汽車均通過此思考取得顛覆式創(chuàng)新。
此概念對我們有什么啟發(fā)呢?里面存在兩種思考方法,歸納法(Inductive reasoning)和演繹法(Deductive reasoning)。
上述中,理論的解釋中也有提到「學說理論」和「科學理論」最重要的區(qū)別就在此,那從本意上有什么不同?
先說前者歸納思考:
它指什么呢?從一系列經驗事物或“素材”為依據(jù),尋找出其服從的基本規(guī)律或共同規(guī)律,并假設出其他同類事物也服從此規(guī)律。
從而將這些規(guī)律作為預測同類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種認知方法論。
如:早些年學習市場營銷,發(fā)現(xiàn)畢業(yè)后人們從事市場分析銷售等工作,但隨著市場變化發(fā)現(xiàn),市場又包含“品牌策略,數(shù)據(jù)洞察,社會心理學”,更多工作是渠道和公關居多。
而現(xiàn)在營銷升級為數(shù)字化,市場變成產品型市場或技術性市場,需要了解martech(智慧營銷),進一步細分廣告數(shù)據(jù),內容,社交和創(chuàng)意來滿足用戶。
簡單來說:從理論到精細化數(shù)據(jù)分析,對特殊的代表(token)有限觀察,把性質或關系歸結到類型,或基于對反復再現(xiàn)的現(xiàn)象的模式(pattern)的有限觀察。
1620年,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一書中首次提到了科學主義的歸納方法論;他認為:
“科學工作者像蜂蜜采蜜一樣,通過搜集資料,有計劃地觀察,實驗和對比并揭示自然的奧秘。
仔細想想科學理論難道不就是這樣?保守切精準;其實人們在工作中也常用歸納法。
如,最近火熱的新消費品牌破圈三件套,先小紅書種草,然后找頭部主播李佳琪薇婭帶貨,最后找中腰主播持續(xù)滲透,幾句簡單的話把新消費品牌策略概括的大而全。
再說后者演繹思考:
他指什么呢?以一定反映客觀規(guī)律的理論認識為依據(jù),從服從該認識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的思維方法論;由一般到個別的認識方法論,屬于認識”隱形“知識的方法論。
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把一切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比如:打開天氣APP顯示說“杭州明天要下雨”,這時我們慣性思維會做出一個推理或決策“明天要帶傘”。
仔細想想學說理論難道不就是這樣形成的?對比發(fā)現(xiàn),一方面,歸納是通過實踐推導結論,把連續(xù)性的經驗推導到未來;可要知道并非所有事物都有連續(xù)性,固有的思維會讓人陷入“歸納法”謬誤。
如同,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工作幾十年的人說“我的經驗判定肯定沒問題”,都這么做幾十年了,熟能生巧。
因此當這種「固有認知」面臨工作崗位調整或業(yè)務改革時,自己想跳出就變得很難。
或者說,他們基于幾十年經驗的判斷會讓自身陷入「歸納謬誤」中,原因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我常說在保守中激進,在激進中成長就是這種狀態(tài)。
另一方面演繹法必須有個基石,來自系統(tǒng)之外能夠邏輯自洽到原點,該原點可以稱之為「第一大前提,邏輯奇點」,也可以稱之為第一思考的根基;這也是別人基于什么思考得到觀點背后的概念。
我通常在工作中經常問同事“你這個大前提從哪里來”,他們的回答常常令我驚訝,如:1)別人也這么做,2)數(shù)據(jù)調查,3)朋友圈觀點
總而言之,我們能得到什么結論呢?別人的觀點不重要,重要是別人觀點背后通過「演繹」還是「歸納」很重要。
因此,一個人歸納「數(shù)量」的多少和演繹的前置基石直接決定該觀點能否可取,這直接判斷出信息來源的準確性和思考依據(jù)。
像大公司做戰(zhàn)略就是以此方式,調研各種數(shù)據(jù)基于歷史發(fā)展做判斷。
這么多關于「理論」背后的拆解和別人推理的思維方式,最后結合我自己的思考,講講一個實踐理性主義者,我們應該吸收什么樣的理論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別人的「經驗」。
正確吸收理論的方法論
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所有的理論(知識,經驗),它沒有決定對錯之分的權利;大腦接受后只是為推演判斷做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依據(jù),僅此而已。
因此我們需要具備學習理論如何形成的能力,盡管這些很枯燥,但你在人生某個階段瓶頸時它是幫助你成長最有力的武器。
如同抽絲剝繭不用摧毀之力看透別人觀點背后的(大前提);具體到日常行動方面,這里有幾條方法論我一直在用:
1)學會問題前置
很多人做事習慣「目標先行」,兩者著實有相似之處,目標可量化、問題可發(fā)散化;唯一不同是問題可以解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難題。
而目標導向是自上而下的規(guī)劃,要知道時間是流淌社會是變化的,應對發(fā)展,隨機問題更合理。
圍繞目標提出問題,然后通過網絡或同事的反饋能直接得到「觀點」,這只是冰山的一角不能直接采納,不然會陷入表面困境上。
我上述有說,需要找到別人第一思考的基石在哪里把它拿出來,不妨多問幾個為什么,依次來推理它是「演繹思考」還是「歸納思考」,能否找到確認的大前提。
2)找到適用邊界
舉個例子,為什么說牛頓的”三大力學定律”和“量子力學定力”并沒有沖突呢?因為它們適用的邊界不同,前置條件也完全不同。
當?shù)玫侥硞€大前提時你會明白原來理論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統(tǒng)一的;比如有人說996是福報,有人說累的要命;也有人說年輕就要早創(chuàng)業(yè),還有人認為創(chuàng)業(yè)到年長成功概率更大。
他們背后的經歷不同都有適用場景的邊界,說996的人公司上市自己股票套現(xiàn)也能財富自由,累的要命的人本身在基礎崗位掙的不多,投入產出不劃算;年輕要創(chuàng)業(yè)可能有原始資產。
所有一切不能蓋棺定律;因此判斷就要學會自我切割,把大前提和自我分開;過程需要思考他人的內容是否幫助我,剔除那些不適用,不利于解決問題的觀點,直到找到符合自己最適用的。
3)敢于大膽嘗試
日常會遇到這種過程,對于不擅長的事不知道從哪里下手你就會學習相關知識,然后進行實踐,發(fā)現(xiàn)很難落地或得到的結果總是顯得生硬,因為「不匹配」。
知行合一的難點有時不是知道做到,而是知道的不夠多,行動就會偏差。
所以為什么強調邊學習理論邊實踐呢?過程中可以調整在學習,一直循環(huán)就好;當你把某件事做成時輸出的觀點也是「一小部分的」,如同,你無法把全部面貌展出出來一樣。
據(jù)此,有時不是理論沒用而是學的太少,沒有找到基石。
一件事呈現(xiàn)的結果往往是多個正確操作完成的,多數(shù)理論知識強調某個正確操作,你去思考時確實走的通,但你沒注意落地時總是差點意思。
因而,我一直相信做成一件事有一個完整正確的路徑擺在信息的載體里,只是我們沒發(fā)現(xiàn)或只看到一部分;很多思考只是主干,而那些小路才值得關注。
總結一下:
如何找到有價值的理論(知識)?首先看別人觀點形成的邏輯是「演繹推理」還是「歸納推理」,得到大前提的基石是什么。
進而對照自身找到適用邊界,剔除無用理論,哪些能否幫我很重要;最后敢于大膽嘗試,邊學習邊實踐邊微調。
如此三向進擊,或許你的成長速度,信息準確率要比別人高很多。
- 濕地之美|廣州海珠濕地
- (熱點觀察 漫評)美國對歐洲盟友“下狠手”
- 全球微動態(tài)丨德媒文章:政治極化愈演愈烈,美國民主面臨墮落
- 每日觀察!海河觀津丨百萬候鳥來“息”,它們?yōu)楹纹珢郾贝蟾郏?/a>
- 焦點!一起來拍中國空間站!
- 焦點播報: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16例 詳情公布
- 天天快看點丨遼寧匯聚高校校友資源 引青年人才在遼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 每日熱文:夢天成功發(fā)射!天空飄來一個字:6
- 環(huán)球最資訊丨長圖丨“院士天團”做優(yōu)“湖南飯”,該是什么味?
- 常益懷等5市州明早有大霧 出行請注意安全
- 環(huán)球動態(tài):11月全省溫高干旱持續(xù)發(fā)展
- 【全球獨家】10月制造業(yè)PMI為49.2% 建筑業(yè)景氣水平較高
- 環(huán)球今日訊!亞馬遜營業(yè)利潤率下降至2% 國內頭部電商或進一步搶占海外市場
- 國家藥監(jiān)局:促進彩色隱形眼鏡生產經營企業(yè)規(guī)范化發(fā)展
- 即時焦點:智慧芽升級科創(chuàng)力評估平臺 累計上線12條產業(yè)技術鏈
- 【世界熱聞】內蒙古啟動人力資源誠信服務示范機構評選
- 環(huán)球觀焦點:內蒙古:這5項職業(yè)資格考試暫停
- 全球熱門:飛天圓夢|靜待夢天,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收官在即
- 飛天圓夢|“夢天”已就位!楊利偉動情講述“初代”航天人故事
- 對標保時捷Taycan?大眾中國功勛蘇偉銘親自下場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