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消費要聞 >
鋼版刻像 紙幣人物逼真 2018-07-20 16:03:52  來源:人民日報

穿過悠長的走廊,推開雕刻室的大門,馬榮(見圖)走到工作桌前,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磨刀,對于鈔票原版手工雕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深絳色的磨刀石靜臥在木槽中,從油壺中取出一些煉油,灑在石面上。她緊握刻刀,來回移動,刀尖浸著煤油飛快地在石面上摩擦著……

馬榮,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中心設計雕刻室高級工藝美術師,1981年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yè),從事鈔票原版手工雕刻工作37年,先后參與中國銀行香港鈔、澳門鈔、第五套人民幣等多個重要產(chǎn)品開發(fā)項目,擅長鈔票原版人像雕刻創(chuàng)作。

小小一枚紙幣,最重要的就是人物形象。首先由專業(yè)畫家在紙上畫出素描稿,審批后交給雕刻師作為參照,而后在鋼版上進行刻畫。“鋼版上作畫”的這一過程,正是馬榮的工作內(nèi)容。

潔白的燈光透過磨砂玻璃照亮工作臺,馬榮俯身坐在桌前,左手持放大鏡,右手持雕刻刀,開始布線并勾勒外部輪廓。她正在雕刻的是著名作家丁玲的肖像。“雕刻人像時,我通常從人物的眼睛刻起。眼睛刻得好壞,決定了人物是否傳神。”

馬榮從鋼版一處果斷下刀,刀尖緊貼版面,自由游走,其間,她不時抬頭與素描畫比對。不一會兒,鋼版上就浮現(xiàn)出上眼瞼的形狀,緊接著是眼球、下眼瞼……一雙飽經(jīng)滄桑的眼睛漸漸浮現(xiàn)。

眼睛之后是眉毛和五官,接下來是臉頰、頭發(fā)和衣物……“先刻暗面,也就是陰影面,再刻亮面。”馬榮左手拿起一只圓筒放大鏡,透過鏡片仔細觀察線條的紋路。“刻點和線,方法各有不同。我們講究的是‘深線淺刻,長線短刻’,短線或淺線之間間隔有序,這樣刻出來才完整飽滿。”

馬榮運刀如筆,上百根細如發(fā)絲的線條和上千個點慢慢浮現(xiàn),密密麻麻地組合在6平方厘米大小的版面上,如同微型芯片上的線路般精密。

談話間,人物的肖像輪廓躍然“版”上,接下來還要花更長時間來完善和打磨細節(jié)。“鋼版上刻人像,只能憑借點線組合的粗細、疏密等形式表現(xiàn)光影變化,進而呈現(xiàn)立體感。”馬榮用磨石和光刀修整著鋼版表面,“刻得太淺,印鈔時圖案會不明顯;刻得太深,容易滋墨。力道的把握,需要長年的經(jīng)驗積累。”

馬榮告訴記者,原版雕刻需3個月內(nèi)完成,對于雕刻師而言時間并不寬裕,而更難的是,“整個過程不能出現(xiàn)一丁點錯誤,否則就得從頭再來。不過,我從沒在正式的鈔票人像雕刻中出過差錯。”

作為國內(nèi)乃至國際頂尖的鈔票原版雕刻師,馬榮曾在意大利向全世界的同行教授手工雕刻技法,并獲得國際鈔票設計師協(xié)會頒發(fā)的“雕刻凹印終身成就獎”以及中國防偽印刷“終身成就獎”、2017年全國質(zhì)量獎個人獎首批“中國質(zhì)量工匠”等榮譽。

“兩套人民幣印制之間的周期很長,往往要等十幾年,對雕刻師而言,可能一輩子也趕不上幾次。”馬榮說,“但人民幣的創(chuàng)作質(zhì)量代表著國家形象。我的職責,就是更好地推動人民幣‘微笑著’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

關鍵詞: 鋼版刻像 紙幣 人物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