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全球最新:把人工智能送上太空,總共分幾步? 2022-12-08 19:59:50  來源:36氪

在庫布里克的經典科幻影片《2001 太空漫游》中,除了開頭的「骨頭變飛船」和「黑石」是經典中的經典,飛船上的人工智能助手哈爾(HAL 9000),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 50 多年后的現(xiàn)在,導演當年的超前設想,例如平板電腦,都已經成為現(xiàn)實。而人工智能助手,也早已「入住」到全球數(shù)十億臺手機和電腦之中。不過,太空艙中的「HAL」,似乎還未成為現(xiàn)實。


【資料圖】

直到現(xiàn)在。

當?shù)貢r間 2022 年 11 月 16 日,NASA 發(fā)射「阿耳忒彌斯 1 號」(Artemis I)登月火箭。作為載人月球項目的第一階段成果,Artemis I 搭載的獵戶座飛船(Orion)將在此次飛往月球的過程中,檢測各項系統(tǒng),為此后的 Artemis II 載人項目做好準備。

此次發(fā)射的獵戶座飛船,其中央控制器搭載了屬于自己的「HAL」——人工智能助手 Alexa,亞馬遜團隊經過 4 年多的研發(fā),終于實現(xiàn)了將人工智能助手送上太空的夢想。

獵戶座飛船中的 Alexa 能做什么?它能替宇航員開關燈,或者播放喜歡的音樂嗎?

01 太空版本的 Alexa

在地球上,Alexa 具有語音交互、播放音樂、控制智能設備、提供實時信息等功能。在太空飛船上,它又能做些什么呢?

令人驚喜的是,太空上的 Alexa 與你家里的 Alexa,沒什么不同。

在「Artemis I」上,Alexa 仍然可以處理請求,控制航天器上的連接設備、播放一些音樂、設置定時器和鬧鐘,還能時不時地講個冷笑話「宇航員踩到口香糖時發(fā)生了什么?他被卡在了軌道上」。

Alexa 處理請求的界面|圖片來源:亞馬遜

但這些功能要比地球上的 Alexa 有更多限制,因為每一個命令和響應都必須預先編程。比如,船員最喜歡的曲子可以全部預裝在太空 Alexa 上。

值得一提的是,Alexa 還可以滿足艙內照明等連接設備的請求。盡管研發(fā)團隊只為這次特定的任務實現(xiàn)了這種燈光開關功能,但 Alexa 未來也可以幫助宇航員進行其他動作。

Alexa 也可以在宇航員多項任務纏身時,提供幫助,指引宇航員進行下一步,特別是當他們在任務期間被扣在椅子上,戴著手套或以其他方式從事某種任務的時候。

此外,太空 Alexa 還可以從獵戶座飛船的軟件中,提取和訪問實時遙測數(shù)據(jù),轉發(fā)獵戶座上超過 10 萬個不同的數(shù)據(jù)點,并對獵戶座上數(shù)以千計的特定任務問題作出回應,像是「Alexa,獵戶座的行駛速度是多少?」、「Alexa,艙內的溫度是多少?」

對于太空 Alexa 無法解決的問題,系統(tǒng)將接入「深空網(wǎng)絡」,也就是 NASA 用來與最遠的航天器通信,并將信號發(fā)送到地球上云端的天線系統(tǒng)。

深空網(wǎng)絡|圖片來源:NASA

這可以讓 Alexa 支持更廣泛的請求,包括從地球檢索信息,從新聞簡報到體育比分;幫助宇航員在執(zhí)行長期任務時與家人保持聯(lián)系,從點外賣到送禮物,滿足各種「接地氣」的需求。

還值得一提的是,結合多項技術與航天器上的本地處理,宇航員可以繞過月地之間發(fā)送消息的延遲,做到幾乎同步訪問特定信息和功能。

除了回應請求,暖心的 Alexa 還會主動提醒宇航員——地球隨時準備迎接他們回家,來緩解宇航員在長達數(shù)周的太空任務中產生的孤獨感和焦慮感。

其實此前,Callisto 團隊還特意采訪了宇航員和 NASA 工程師,以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

調查顯示,他們普遍都對語音控制感有興趣,他們愿意嘗試讓 Alexa 設置定時器和警報器;但也有很多人持懷疑態(tài)度,畢竟沒有人會愿意讓 Alexa 執(zhí)行關鍵任務的命令,比如打開吊艙的門。

簡而言之,太空 Alexa 幾乎可以提供它在地球上提供的一切服務,為機組人員帶來陪伴、支持和幫助,使航天器更容易管理,更像家。

02 獨特的「挑戰(zhàn)」

就像宇航員為太空旅行而艱苦訓練多年一樣,亞馬遜團隊在為 Alexa 準備 42 天的太空旅行而改造地球技術的過程中,也充滿了獨特的挑戰(zhàn)。

太空中薄弱的網(wǎng)絡、復雜的噪聲和強烈的輻射,就是該團隊必須解決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太空中幾乎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這意味著 Alexa 在獵戶座飛船上無法訪問云數(shù)據(jù)。

而在地球上,Alexa 80% 的功能都依賴于云端服務器——喚醒 Alexa 的話,會激活她的聆聽功能,然后 Alexa 會向云端解碼語音并制定回應。但在太空,當獵戶座飛船在幾十萬英里之外時,到達云層的時間延遲,可以說是天文數(shù)字。

這意味著,亞馬遜團隊必須找到一種方法,將系統(tǒng)復雜的語音處理步驟轉移到設備本身,從而實時處理請求數(shù)據(j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團隊采用了一種名為「本地語音控制」的方法。

利用這項技術,Alexa 將使用深空網(wǎng)絡連接到任務控制中心,使用「撥號連接的帶寬」在本地處理語音命令,不需要將信息發(fā)送到云端。

「本地語音控制」讓太空 Alexa 完全自給自足,不接入云的 Alexa 還可以減少一些關于隱私的擔憂。

Artemis I 此次搭載的 Orion 飛船 | 圖片來源:NASA

而且,地面上的用戶也可以從這項技術中受益——Alexa「本地語音控制」可以讓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有限或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的情況下,用 Alexa 做更多事情。

Alexa 語音服務的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 Philippe Lantin 也曾說,「想想看,當你在汽車里,通過一個隧道,只有一個微弱的信號或沒有蜂窩網(wǎng)絡連接時,你可以繼續(xù)使用語音命令做一些事情,如調整收音機,打開空調」。

此外,太空艙內的聲學條件極其復雜,飛行期間的噪音,特別是發(fā)動機和泵的噪音、艙內金屬表面相關的混響,帶來了另一組問題。

因為,混響可以發(fā)出錯誤的頻率,會干擾自動語音識別,使 Alexa 難以接收到喚醒詞的召喚。

為了確保 Alexa 能夠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理解語音,亞馬遜部署了兩個麥克風,提供了聲學和音頻處理軟件,使語音命令以 8000 赫茲的頻率傳輸,以支持通過 Alexa 進行遠場語音交互;并調整處理算法,結合了來自麥克風的信號,以幫助 Alexa 理解從任務控制中心發(fā)出的命令。

在未來,宇航員還可能會帶著聲學毯子旅行以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亞馬遜團隊表示,從「Artemis I」這個項目中學到的東西,現(xiàn)在正應用于地球上其他具有挑戰(zhàn)性的聲音環(huán)境,比如在車窗搖下的行駛中的汽車中檢測語音等。

除了網(wǎng)絡和噪聲問題,太空輻射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月球的輻射是地球輻射的 200 倍,因此,應用在 Artemis 任務的設備,必須能夠抵御極端的沖擊和振動,它還必須至少對太空中的輻射有最低限度的抵抗力,并利用高度具體和定制的組件,如電源和數(shù)據(jù)線。

因此,必須從頭打造 Alexa,鑒于標準的音箱 Echo 可能無法在發(fā)射中「存活」下來。

合作伙伴 Lockheed Martin 公司設計了內置 Alexa 的定制太空級硬件,確保設備能夠承受發(fā)射以及穿過范艾倫輻射帶產生的強烈沖擊。

Alexa 與與一臺運行 Webex 的 iPad 共享它的宇航服——Callisto。

Callisto 實際上是一個帶有 Alexa 揚聲器(右上角)和麥克風的大型的藍色面板,1.5 英尺乘以 1 英尺,深度約為 5 英寸;因此,太空中的 Alexa 可以聽到來自休斯頓的命令。

獵戶座 Orion 上的 Callisto 的樣子 | 圖片來源:亞馬遜

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Lockheed Martin、 Cisco 完全承擔了將這一「科學怪人作品」送往月球的費用。

因為「Artemis I」是無人駕駛的,目前 Callisto 正坐在未來載人飛行任務中宇航員控制的地方,如果它有一天能和真正的乘員一起乘坐,它就不會坐在那里了,還將得到一個硬件的重新設計。

03 AI 進入太空

宇航員在太空上非常忙碌,常常需要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但他們在太空中的時間非常昂貴,一個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一小時就要花費 13 萬美元。

作為信息檢索工具的智能語音助手 Alexa,或許是個解題思路。

Alexa 是「Artemis I」進行測試的許多新的創(chuàng)新技術之一,這個測試將為 Alexa 協(xié)助未來的載人飛行任務——月球、火星和其他地方奠定基礎。

Lockheed Martin 商業(yè)民用太空戰(zhàn)略總監(jiān) Rob Chambers 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Callisto 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測試平臺,我們希望證明,這種類型的技術可以幫助宇航員,通過一些獨特的人機交互技術,使他們的工作更簡單,更安全,更高效」。

未來,宇航員將從 Alexa 那里獲取信息和指引,從而更簡單、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此外,Alexa 的「陪伴」可以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宇航員們在漫長的星際旅程中滋生的孤獨、緊張、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正如俄羅斯著名科學家奧列格在上世紀所說「限制人類探索太空的不是科學,而是心理學」。

事實上,Alexa 并不孤獨。其他國家和組織也在研究可以在太空中使用的機器人。

CIMON 是一個漂浮的「球」|網(wǎng)絡

空客、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IBM 和慕尼黑大學(LMU)共同打造了一個太空陪伴 AI 機器人 CIMON。

CIMON 是個沒有四肢的飄浮機器人,外型接近球型,重量約為 5 公斤,由塑膠與金屬材質 3D 打印而成,因此綽號「飛行大腦」。

CIMON 內部搭載著 IBM 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 Watson,不僅能協(xié)助宇航員們的日常工作,其豐富的交互功能還能夠減輕宇航員的壓力。它可以識別宇航員的聲音和面部,實現(xiàn)簡單的對話,同時還能通過攝像頭捕捉到對方的情緒變化,并利用這些信息與其更好地交互。

當人們?yōu)?OpenAI 推出的 ChatGPT 而興奮的時候,可能還沒有想到,已經在逐漸改變人們生活的人工智能,其實已經隨著人類探索的步伐,開始進入到太空之中。雖然目前這些人工智能助手還只是類似玩具的存在,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HAL」式的人工智能,很可能會成為人類漫游太空的重要工具。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語音控制 語音命令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