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每日消息!AI作畫,一場藝術領域的“智械危機”? 2022-10-19 08:27:50  來源:36氪

從2022年8月開始,AI再度成為輿論焦點。作為一個年經話題,這一次AI走紅不再是因為“產生智慧”,也沒有“勝天半子”的傳奇對決,但仍舊讓人震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AI作畫正在成為趨勢之一??赡苣愫翢o藝術細胞,但只要在AI繪圖軟件里輸入幾個關鍵詞,再選擇想要的風格與視角,就能收獲一幅與AI共創(chuàng)的高水平畫作。憑借著令人驚異的技術水準與創(chuàng)作能力,AI作畫已經成為了海內外技術領域的頂流概念之一,短短一個多月里,無數(shù)AI畫作被生產出來,AI正氣勢洶洶地向人類引以為傲的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發(fā)起沖擊。

在一些人看來,這或許是另一種層面的“智械危機”。AI作畫到底發(fā)展到了何種程度?它真的會成為人類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強敵嗎?帶著疑問,我也打開了一款AI繪圖軟件,在prompt關鍵詞部分輸入了“人工智能”“美術”“創(chuàng)作”等詞條。幾十秒后,一張超現(xiàn)實主義的畫作展示在我面前:

一個巨大的機器人靜默地矗立著,它的背后連接著復雜的機械裝置,空間里絢麗的色彩與冰冷的鋼鐵交相輝映。

說實話,我不知該如何去理解這幅抽象的畫作,但決定把它當作文章的封面。

封面圖源:百度文心ERNIE-ViLG

當AI成為藝術家

AI作畫真正開始引起公眾的注意就在不久前。

2022年8月31日,一位名為Jason Allen的美國游戲設計師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一項美術競賽中斬獲一等獎,獲獎的作品名為《空間歌劇院》。這幅畫作是一幅標準的太空歌劇風格的繪畫作品,只不過,它出自AI之手。

《空間歌劇院》是Jason Allen使用AI繪圖軟件MidJourney創(chuàng)作完成的,是在近千次的嘗試后生成的。消息一經發(fā)出,在全球藝術領域迅速引起熱議,利用AI參賽讓《空間歌劇院》及其作者陷入了口誅筆伐中。無獨有偶,同樣是在8月,美國媒體大西洋月刊的一位記者同樣因為利用MidJourney制作文章插畫而陷入爭議,一場全球范圍內的AI創(chuàng)作大討論就這樣拉開帷幕。

《空間歌劇院》

AI是否應該與人同臺競爭,確實需要進一步探究,但真正吸引公眾眼光的,其實是AI畫作的展現(xiàn)出的超高水平:無論是《空間歌劇院》還是《大西洋月刊》的幾幅AI插畫,都達到了足以以假亂真的地步,無論是構圖、線條還是色彩,都很自然流暢,并沒有刻板印象中的機械呆板。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AI作畫已經發(fā)展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

在國內外網絡上,AI作畫迅速成為焦點話題之一,MidJourney、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等AI繪圖產品開始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大量AI繪圖作品隨之被產出。一時間,AI作畫席卷了微博、推特、Facebook等國內外社交媒體平臺,人們驚訝于只用在軟件中輸入幾個關鍵詞就能在十幾秒內生成一幅畫作的超高創(chuàng)作效率,同時更被AI繪圖產品在精細度與風格化上的成果驚嘆:無論何種風格、什么題材,AI都來者不拒,并回饋出高水平的藝術作品。

事實上,自2012年起,真正意義上的AI繪圖就已經開始發(fā)展,但在早期,AI繪圖的效果卻始終沒有較大的進展,回看一些AI繪圖軟件的早期作品,還只能用魔性、粗糙來形容。直到2015年,面對GAN(生成式對抗網絡)深度學習模型的平臺期,學界提出了擴散模型(Diffusion model),為AI繪圖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AI可以通過對其他畫面的深度學習,通過“去噪”的方式作畫。伴隨著擴散模型的廣泛應用以及近年來AI深度學習模型的發(fā)展,屬于AI繪圖的“臨界點”終于如排山倒海般來臨了。

2022年開始,AI繪圖的迭代速度令人震撼。年初,AI繪圖軟件Disco Diffuion開始在AI創(chuàng)作領域嶄露頭角,但在畫作的細節(jié)部分及生產效率上,Disco Diffuion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其AI畫作還遠沒有達到可以與人工創(chuàng)作抗衡的地步。

但變化很快就來臨了,接下來幾個月里,DALL·E 2與MidJourney相繼測試,它們已經能生成準確美觀的人物形象;7月,Stable Diffusion的問世則震驚了全球,相比前輩們,Stable Diffusion已經成功的解決了細節(jié)及效率問題,通過算法迭代將AI繪圖的精細度提升到了藝術品級別,并將生產效率提升到了秒級,創(chuàng)作所需的設備門檻也被拉到了民用水準。以假亂真、一氣呵成、人人能用,AI終于做到了。

對于AI繪圖來說,革命性的時刻已經來臨,也得益于Stable Diffusion的開源性質,全球AI繪圖產品迎來了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這次AI創(chuàng)作大討論,正是公眾們直觀地感受到了技術浪潮帶來的影響,AI繪圖正在走進千家萬戶,輿論熱潮也隨之而來。

掀起一場輿論風暴

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進行AI繪圖創(chuàng)作無疑是新奇的體驗,只需輸入prompt關鍵詞,就能生成自己想要的圖片,尤其在ACG等領域,利用AI繪圖工具創(chuàng)作二次元風格的插圖,甚至漫畫都已成為不少人的常態(tài)。

在AI創(chuàng)作中,prompt提示詞非常關鍵,為了生成更好的AI畫作,不少網友都會分享實用的AI提示詞,甚至有人列出了“創(chuàng)作詞典”,為初學者們保駕護航。

相對人類來說,AI的想象力似乎沒有邊界,幾乎能滿足創(chuàng)作者的所有需求,但一些過于“奇怪”的需求則讓AI畫作展現(xiàn)出了更奇特的效果,人體變形、線條錯位,在部分水平參差不齊的AI繪圖產品的創(chuàng)作下,AI畫作也一度成為不少人的快樂源泉,在各式各樣的AI怪圖中,網友們快樂的體會著碳基生物與硅基生物的“審美差異”。

與此同時,還有不少人將各種經典梗圖進行AI化,讓網絡流行文化充分融入新科技元素,劉華強、李云龍.....各種經典的網絡形象被二次元化,在AI科技的加持下,人們體會著要素縫合帶來的快樂。各種AI繪圖梗也相繼產生,最經典的是一個問答截圖,一語解釋了AI作畫能夠超越人類創(chuàng)作的原因:“因為你給它學習它真學”。

圖源微博@stage1st宅社區(qū)

至此,關于AI繪圖的各種討論似乎還是充斥著幽默與詼諧,但對于不少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來說,AI繪圖的突飛猛進已經成為十足的“恐怖故事”,一場全球級別的論戰(zhàn)拉開帷幕。話題的核心還是那個無數(shù)次討論的話題:AI能否取代人類。但與此前不同的是,AI繪圖技術帶來的沖擊已經出現(xiàn)在行業(yè)之中,當未來真正來到,一切問題不得不擺上桌面。

10月11日,一個話題登上了微博文娛榜的首位,話題詞為#老累 禾野#,搞不清楚狀況的路人還以為是什么內娛糊咖的戀情曝光,事實上這是國內ACG畫圈頂流畫手之間的一次激烈交鋒,而爭論的緣起就是AI。AI繪圖的風確實刮得足夠大,不僅讓沉寂已久的畫圈熱鬧了起來,更讓圈地自萌的討論帶到了公眾視野中。

事情的來龍去脈很簡單。十幾天前,圈內知名畫手老累就AI作畫發(fā)表觀點,認為在未來AI將會替代一些比較低端的畫法,并且對此表達了認同,直言“沒有自己東西或者一成不變一定會被替代”。ACG畫圈在AI繪圖的沖擊之下異常震動,“AI取代畫手”的討論甚囂塵上,作為頂流畫手之一,老累的這番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在ACG畫圈迅速引發(fā)熱議。

10月11日,以獵奇向風格走紅的畫手禾野則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看法,認為畫畫的人并不應該分高低端,側面回應了老累的言論。

兩大頂流交鋒,也讓話題登上了熱搜榜,伴隨著討論的不斷發(fā)酵,知名畫手花噎菜也加入“戰(zhàn)局”,認為畫手本身并不分高端低端,并進一步就AI繪圖問題展開討論。12日,伴隨著CG畫家烏合麒麟的下場,更讓這場爭論達到了頂峰,也讓AI引起的輿論風暴更加具象的展現(xiàn)在了公眾面前。

事件最后的走向輕松,人們看著頂流畫手打嘴仗快樂吃瓜,嚴肅的討論似乎被消解,但事實上,對于整個行業(yè)來說,嚴肅的討論是非常必要的,因為AI作畫的沖擊正切實地改變著藝術行業(yè)。

AI作畫矛與盾

回到老累與禾野的爭論焦點,AI作畫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對畫手的取代。

從繪畫行業(yè)來看,無論是獨立畫手、漫畫家、還是游戲原畫師,都仍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yè),非常依賴“人才”資源,而AI的入局必然會對行業(yè)內的部分畫師產生沖擊。在AI高水平的畫作之下,大部分腰部以下的畫師都面臨著非常直接的威脅。AI作畫爆火后,不少畫師就表達了焦慮,這不僅是一種優(yōu)勝劣汰,更蘊含了創(chuàng)作者對于強大科技之下競爭失衡的無力。

而事實上,整個設計、美術行業(yè)確實也在積極擁抱AI作畫,現(xiàn)如今已經出現(xiàn)了AI繪圖相關的崗位,在許多的相關討論與梗圖里,美術、設計等崗位都會首當其沖,成為被AI淘汰的首批從業(yè)者,而在游戲、動畫行業(yè),AI的運用也越發(fā)常見,很多業(yè)內人士認為,伴隨著近期AI繪圖的革命性發(fā)展,行業(yè)內部也必將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另一方面,作為以創(chuàng)作為核心的行業(yè),AI繪圖所代表的更是一種數(shù)據(jù)與算法的強大優(yōu)勢,“幾十年磨練出的畫技與風格被AI一朝趕上”的事實已然發(fā)生,這本身就是對創(chuàng)作本身的一種解構。這也進一步延伸到了對于AI作品的討論上,許多人認為盡管AI作畫“又快又好”,但缺乏作者的思考,根本上是缺乏靈魂的。

從目前來看,大部分AI繪圖產品的底層邏輯仍舊在于學習與臨摹。事實上,AI本身并不具備“創(chuàng)作”能力,這些產品需要將大量繪畫作品的圖像數(shù)據(jù)“喂食”給AI,并通過不斷地深度學習將其“消化”,再通過理解關鍵詞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輸出。

這就面臨著多種問題,一方面在創(chuàng)作倫理角度來看,AI畫作到底是一種更深層次意義上的拼接還是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者到底是AI本身還是操作者,都仍然存在諸多模糊地帶。

大量“喂食”之下,版權問題也隨之產生。近期爆火的NovelAI即是例子之一,其搭載的AI繪圖功能以二次元風格創(chuàng)作走紅,但其進行深度學習的數(shù)據(jù)網站danbooru本身就存在侵權轉載問題,那么許多畫師的畫作在并沒有經過著作權允許的情況下被“喂食”給AI,AI也可能會創(chuàng)作出這些畫師風格的作品。這樣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AI無授權學習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畫師的利益?諸多問題交織成網,進一步讓AI繪圖走向迷局。

同時AI作畫領域也亂象叢生。2022年10月4日,韓國知名藝術家、漫畫家金政基在巴黎去世,震驚了全球繪畫美術行業(yè)。在無數(shù)人悲痛之余,有人在推特上po出了自己通過AI創(chuàng)作的金政基風格畫作,此舉引發(fā)了眾怒,在大師剛剛離世之際就將其作品迫不及待的“喂”給AI,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不尊重。而對于AI產出的金政基風格畫作,不少人也直言“只存其形未有其神”。

另一個案例則更直觀地展現(xiàn)了AI繪圖侵權難以限制的問題。不久前,一位韓國畫師日常在T witch平臺上直播作畫,但在直播過程中,其草稿被某位推特用戶截圖上傳至AI繪圖軟件,并將AI創(chuàng)作的成果發(fā)布在了自己的賬號上,且并未標明草稿的出處。在被指出剽竊行為后,這位推特用戶還在畫師評論區(qū)“狡辯”,稱其作品發(fā)布時間遠早于原作者的成稿時間。此舉進一步引發(fā)了關注者的聲討,也進一步加強了人們對于AI作圖的反思。

當然,也有很多積極的聲音存在著,不少人認為,AI繪圖技術能夠成為優(yōu)質的創(chuàng)作輔助工具,進一步提高內容產出的質量。也有業(yè)內人士直言,盡管AI會對中低端畫手產生沖擊,但從行業(yè)宏觀角度來看,AI的入局不僅能夠緩解賣房市場的供需難題,還能進一步催動創(chuàng)作者精進水準,促進整個行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AI繪圖的發(fā)展拉低了這個行業(yè)的準入門檻,似乎是一個向大眾“賦權”的過程,但藝術并非單純的勞作,腦細胞碰撞的化學反應與數(shù)據(jù)算法的強大運算能否都代表著“創(chuàng)造力”,這已經超脫了這項技術本身,再度回到關于技術論的永恒話題之中。歸根結底,技術是中性的,但背后的人卻無比復雜。無論是創(chuàng)作是否具有靈魂,還是更實際的侵權問題,AI作畫領域仍在政策、倫理方面存在著諸多亟待完善的空間。

尾聲

AI正在改變這個世界。

在AI作畫火遍全網之際,在整個內容創(chuàng)作領域,AI都已開始“攻城略地”。除了早已討論多次的AI寫作,近期開始發(fā)展的AI音樂外,更值得注意的是AI在視頻制作領域的成果。

2022年9月,Meta推出了Make-A-Video模型,正式入局AI視頻制作領域,像AI繪圖一樣,用戶僅需輸入幾個關鍵詞或描述性的文字,就能生成符合語義的視頻畫面。

Make-A-Video模型的能力是令人驚嘆,盡管目前功能還比較初級,但已經能夠生產出一些有趣且多元化的短視頻內容,連圖靈獎的獲得者Yann Lecan都在樂此不疲的拿它創(chuàng)作出的內容大玩梗圖,在AI圈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這必然會對未來的短視頻行業(yè)產生沖擊,無論從生產效率還是內容多元化角度來說,Make-A-Video的成熟都將掀起視頻創(chuàng)作領域的風暴,畢竟它能從零生成以假亂真的視頻,這就好像類人猿碰到了石器時代的智人,技術上的壁壘是如此難以跨越。

AI時代的內容領域,創(chuàng)作者們總要不同程度地與AI對壘。這難免帶來沖擊和焦慮,但我們也應該知曉,它們終究只是工具,終究不能淘汰人類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

關鍵詞: 以假亂真 生產效率 大西洋月刊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