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特斯拉拆股:陽謀、執(zhí)念與內卷 2022-03-29 18:26:19  來源:36氪

特斯拉又要拆股了。

3月28日,特斯拉在其官方社交媒體上,宣告這個消息,至于方式,也很“馬斯克”,要求股東對拆股建議進行投票,回想起過去幾個馬斯克的推特投票操作,大概也能得出結論,拆股這個事,沒什么懸念了。

來源:特斯拉官方社交媒體賬號

受此消息鼓舞,隔夜美股特斯拉股價暴漲8%,收報于1091美元,距離歷史高位,只需要再來一個漲停(10%)。

投資者如此熱情,其實并不意外,而且有跡可循,一年前,特斯拉就拆過一次股。

2020年8月11日,特斯拉宣布以1:5進行股票分拆,調整后的股票于2020年8月31日開始交易。拆股消息一經宣布,特斯拉一周內大漲了37%,股價上到1900美元。

8月31日,特斯拉當日收盤上漲12.57%,自宣布拆股之后的累計漲幅有80%。到此還沒完,拆股后,特斯拉從400美元/股左右的價格繼續(xù)狂飆,并于兩個月后,股價突破1000美元/股,到去年11月初,到達股價峰值1243美元,是整個美股科技股甚至全球電動車相關產業(yè)鏈股票的上漲火車頭。

一年之后再度拆股,馬斯克這是上癮了嗎?

陽謀

美股的最小交易單位是一股,一般而言,股價低,有助于降低交易門檻,吸引更大范圍的投資者買賣該股票,更多投資者的參與,對于后市推高股價又有很大幫助。對于股價過高的公司,拆股成為達成這一目的的合法且有效的途徑之一,也常常被解讀為公司對未來經營信心十足的表現。

自數字科技浪潮爆發(fā)以來,催生了很多科技牛股,股價也是節(jié)節(jié)高升,數千美金一股在美國已經不是新鮮事,折合人民幣要好幾萬。于是,一些科技公司走上拆股之路,包括大名鼎鼎的蘋果、亞馬遜。而拆股之后,確實也達成當初的目的,盡管會經歷一些波動,但拉長時間看,還是漲的情況多。

蘋果公司歷史上拆過5次股,如果沒有拆股,折合到現在,股價將高達28000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8萬,比一手茅臺還貴,不少投資者會望而卻步。

不過,像特斯拉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兩次拆股,還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但回看上次拆股至今,又不得不嘆服:特斯拉股價漲得實在是太快了。以上次拆股后正式交易來算,一年半時間,最高漲幅2倍,至今的漲幅仍然有1.75倍。

也難怪,作為全球穩(wěn)居第一寶座的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嘗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產能、銷量、營收、利潤都在節(jié)節(jié)攀升,按照老馬的說法,到2030年,特斯拉一年的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是2021年的20倍,星辰大海般的旅途,焉有不看好的道理?

如果從長遠的發(fā)展看,或許更難理解馬斯克拆股的心思。汽車是典型的燒錢行業(yè),尤其是研發(fā)和生產,經歷過生死大戰(zhàn)的蔚來老板李斌曾經掏心窩地告誡:沒有200億,不要去造車。

馬斯克也同樣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在評價美國新勢力Rivian時就說過:量產和現金流才是終極考驗。

執(zhí)念

要說錢的重要性,一般人的理解,已經登頂全球首富的馬斯克似乎不應該對此有執(zhí)念,但對于公司乃至產業(yè)發(fā)展本身,就是另外一回事。

要知道,特斯拉在08年金融危機期間,經歷了瀕死狀態(tài),如果不是奧巴馬的新能源產業(yè)扶持政策送來活水,特斯拉或許早在10多年前就消失了,更不會有今日之狀態(tài)。這段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經歷,想必會一直影響馬斯克,甚至成為其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最后的結果,盡管心中對資本市場的過度銅臭不屑一顧,但他還是火急火燎地上市了。

2010年,特斯拉IPO,算是在理想、執(zhí)念和資金方面做出妥協(xié),有了公開市場的資金支持,特斯拉也在量產道路上大步前進,但造電動車始終是吃螃蟹,沒有太多現成的經驗可以學,馬斯克也只能一路探索,摸著石頭過河。

從企業(yè)的發(fā)展角度看,這是必經階段,但資本市場的態(tài)度就不那么友好了,尤其是空頭。既然是一條需要摸著石頭過河,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而時下又交不出成績,虧損連連,這在空頭眼中,是絕佳的獵物。那些年,特斯拉經常被空頭暴擊,股價上躥下跳,被逼急的馬斯克也是直接了當,隔空對罵空頭,一點不留情面。

馬斯克和空頭在社交媒體上對罵

看完深諳資金的重要性,又經歷過一路廝殺的馬斯克,再看看今天的特斯拉的拆股,就顯得順理成章。根據最新的財報,特斯拉的現金儲備為175億美元,咋一看,不窮,但如果對比建廠支出,就是另外一番感受了,剛開業(yè)的柏林工廠花了44億美元,在建的美國德州奧斯汀工廠,一期投資額10億美元,計劃總投資額高達100億美元,當年的上海工廠投資額也達到50億美元?,F在特斯拉的工廠(包括在建)總產能,滿打滿算也就200萬輛左右,只有遠期目標的1/10,換言之,要實現8年后銷量2000萬輛,接下來幾年特斯拉的建廠方面依然是大躍進狀態(tài)。

建廠那是極其花錢的活兒,雖然不少國家將特斯拉奉為座上賓,在建廠方面給予多方支持,特斯拉本身也要求屬地給地給貸款,似乎資金方面不成問題,但要知道,作為企業(yè)方,現金也好,融資也好,沒有人會嫌少,尤其是尚處在資本開支高峰期的特斯拉。

只有手里有糧,心中才不慌。

內卷

馬斯克在燒錢大踏步前進,不知道國內的新勢力們會作何感想。

在經過去年的需求和銷量大爆發(fā)后,電動車正式確立了江湖地位,燃油車卻進一步被證實越來越有明日黃花像。

但是,新勢力就一定能夠擊敗舊勢力?燃油車就一定會成為諾基亞?

這就涉及到一個終極拷問:汽車行業(yè)到底比的是什么?

設計?性能?耗能?顏值?品牌?營銷?

這些都重要,但如果回歸到汽車行業(yè)的工業(yè)屬性,制造能力才是根本,因為設計、性能、耗能這些,只要有工程師、設計師,就搞得定,至于品牌和營銷,找市場營銷人員就OK,只有制造能力,才是一個最為龐大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錢、要設備、要工藝、要廠房、要工人,這也是汽車產業(yè)被譽為現代工業(yè)明珠的原因。

在早期我們國家大力扶持電動車的時候,曾經冒出過不下百家的造車新勢力,但沒出幾年,就銷聲匿跡,原因就在于只會畫圖,但是造不出車來,很多廠都沒見蹤影,錢就已經燒完。從這個角度反觀燃油車巨頭們,雖然在步伐上還顯得遲鈍,但卻擁有完善的汽車制造體系,如果它們發(fā)力,要趕超新勢力,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看未必。

或許這才是特斯拉拆股表象背后的深層原因,馬斯克太清楚,電動車是帶著革燃油車的命來到這個世上的,而被革的人必定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被革命,必定會奮起反擊,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zhàn)爭,如果不在制造能力、不在產能上形成對舊勢力的壓制,電動車新勢力在經歷短暫輝煌,很可能會被圍剿,一劍封喉。

其實,現在這種苗頭已經出現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國--德國,大眾寶馬奔馳都已經all in電動車,美國通用福特也開始大踏步推出電動車,日本看著顯遲鈍,但其實步伐一點都不慢,要知道,日本還握著最好的鋰電和氫能源技術。國內的也一樣,廣汽、長城、吉利等等,在電動車賽道上不斷出圈。

當這些舊勢力們不斷覺醒,不斷前進的時候,未來鹿死誰手,還真說不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看似星辰大海的電動車市場,將會越來越內卷。

看看新勢力們還略顯稚嫩的臉龐,以及零頭不到的產能規(guī)模,只能說,想在這場汽車業(y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贏出,它們的道路還很長,燒錢還沒看得見底。

結語

馬斯克曾經diss過股神巴菲特,說他老人家“每天就是坐在那里,閱讀各種超級無聊的年報”,也表示自己不是巴菲特的粉絲,并一直對老巴引以為傲的投資理念“護城河”不屑一顧,認為創(chuàng)新速度才是關鍵。

不僅和巴菲特對不上話,與巴的老搭檔芒格,關系也不融洽。因為在特斯拉創(chuàng)業(yè)早期,芒格曾當面數落馬斯克,預言特斯拉將失敗,投資比亞迪后,又譏諷馬斯克沒有王傳福的自知之明。

不知道這兩位老爺子有多大程度刺激馬斯克奮發(fā)圖強,但現在,馬斯克可以名正言順地證明兩位老家伙確實看走了眼,更重要的是,他似乎還想證明,自己同樣可以在股市中翻云覆雨。

不過,馬斯克對成為股神的愿望,遠不及他推行新能源的理想,股市對他而言,或許只是一個融資平臺。但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看得見的結果,是一次次的拆股,特斯拉在資本實力上更加的羽翼豐滿,這只巨獸正在一步步向前跨步。

留給新勢力們的時間,或許已經不多,就是不知道,這些新勢力意識到了嗎?又做好準備了沒?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